黄破梅花萼,香透小窗前。
一天如许风雪,迸作此宵寒。
我有袁安高枕,裹著杜陵布被,放胆且酣眠。
不管柴门外,埋却径漫漫。
鸟飞绝,人踪灭,万千山。
已知此际归梦,行路也应难。
且把花瓷双盏,趁向砖垆石铫,分擘小龙团。
与子共斟酌,愁绪且从芟。
【译文】
水调歌头 雪夜同祜曾
黄破梅花萼,香透小窗前。
一天如许风雪,迸作此宵寒。
我有袁安高枕,裹著杜陵布被,放胆且酣眠。
不管柴门外,埋却径漫漫。
鸟飞绝,人踪灭,万千山。
已知此际归梦,行路也应难。
且把花瓷双盏,趁向砖垆石铫,分擘小龙团。
与子共斟酌,愁绪且从芟。
【注释】:
水调歌头 雪夜同祜曾:词牌名,《水调歌头》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调之一。此词为苏轼在杭州任上所作。
黄破梅花萼:指黄色的梅花花瓣破裂。
香透小窗前:指梅花的香气透过窗户飘进室内。
袁安高枕:东汉时有个叫袁安的读书人,家里很贫穷,冬天没有被子盖着睡觉,就只好睡在地上,但仍然坚持读书。有诗云:“冬月无被卧,夏月无扇暑。”这里借指自己清贫的生活。
杜陵布被:指杜甫晚年生活困窘,只能裹着破旧的布被,过着艰苦的生活。
砖垆石铫:砖炉石壶,指用砖砌的炉子和石制的壶。这是古代的一种烧水器具。
与子共斟酌:与你一起品尝、分享。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杭州任上所作。上片写雪夜中与友人共饮的闲适情景,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全词意境优美,情致深婉,是一首咏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