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栗侔黄,喜入握、佩环滑笏。
谁拾向、临安郡里,凤凰山麓。
铜说上林镌鹿角,金从江北悬鹦足。
合配他、一阕荔枝香,新填曲。
传神拓,煤为馥。
镂心句,毫为秃。
似摩挲铜狄,流连往复。
南渡曾随迁国驾,西湖久伴沈沙簇。
六十年、图画又重题,貂难续。
注释:
- 满江红:词牌名,是一首词的体裁,通常由八句组成。
- 其四:这是第四首《满江红》词。
- 为李子文石题宋贾文元公牙牌词刻拓本,鹅湖华氏于丁酉年得于临安,画图徵诗, 装成小册:这是一首词,是为李子文书石写的,题目是宋代贾文元的《满江红》的牙牌词刻拓本,在鹅湖华氏于丁酉年得到,并且以图画征诗的方式装制成一本小册子。
- 蒸栗侔黄,喜入握、佩环滑笏:形容手拿着栗子,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可以让人高兴得像握着玉器那样光滑。
- 谁拾向、临安郡里,凤凰山麓:是谁曾经捡到在临安郡里,凤凰山麓?
- 铜说上林镌鹿角,金从江北悬鹦足:铜说上林刻有鹿角形状的铭文,金从江北悬挂着象鸟嘴的形状的铭文。
- 合配他、一阕荔枝香,新填曲:应该配在一起的是另一阕描写荔枝香气的新填歌曲。
- 传神拓,煤为馥:传神地刻画,使得它像煤一样散发着香气。
- 镂心句,毫为秃:镂刻出的心肠句子,笔锋已经变得秃了。
- 似摩挲铜狄,流连往复:好像抚摸着铜制的狄,来回徘徊。
- 南渡曾随迁国驾,西湖久伴沈沙簇:曾经跟随国家南渡,西湖长久陪伴着沉沙。
- 六十年、图画又重题,貂难续:经历了六十年,图画又被重新题写,貂皮也难以继续了。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作者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创作了这首名为《满江红·题李子文石牙牌》的词。该词通过描绘词人对李子文石牙牌的欣赏和喜爱,表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词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词人的所见所闻,如“蒸栗侔黄,喜入握、佩环滑笏”等,都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接着,词人又提到了他在临安郡里捡到的一张牙牌词刻拓本,以及他在临安郡里的所见所闻。这些描述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词的后半部分则更多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思考。如“南渡曾随迁国驾,西湖久伴沈沙簇”,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而“六十年、图画又重题,貂难续”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这首词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