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芜一剪城南路。
弱絮随风乱如雨。
垂鞭常到日斜时,送客每逢肠断处。
愔愔门巷春将暮。
树底蔫红愁不语。
画梁燕子睡方浓,落尽香泥却飞去。

【注释】

大兰花:即兰花,古代诗文常用来比喻佳人。

春晚:春天的傍晚。

蘼芜(mí wú):一种草本植物,其花可入药,亦可作为香料,古人常用来比喻美女或美人。

弱絮随风乱如雨:飘飞的柳絮随风四散,如同细雨一般。

垂鞭:指马鞭。

愔愔(yīn yīn)门巷春将暮:宁静而美丽的门巷在春天快要过去的时候。

树底蔫红愁不语:在树荫下萎靡的红花似乎在默默无语。

画梁燕子睡方浓:画梁上的燕子正在酣睡。

【译文】

春天将尽,城南路上一枝大兰花盛开,香气袭人。

弱小的柳絮在空中飞舞,随风乱落如雨。

我常骑着马到日落时分才回家,送走朋友时总是在伤心地离去。

春天即将结束,宁静的门巷中一片萧瑟。

树上的红花萎靡不振,似乎在默默地流泪。

燕子在画梁上安家已经很长时间了,它们正享受着温暖的夜晚。但是当夜深人静时,它们会纷纷飞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送别的诗,诗人通过大兰花、柳絮、燕子和红花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大兰花 春晚”,以大兰花的盛开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接着,诗人用“弱絮随风乱如雨”这一形象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柳絮纷飞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

接下来的两句“垂鞭常到日斜时,送客每逢肠断处”,则通过描述自己骑马送友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骑着马送别友人,直至夕阳西下,这种执着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日斜时”、“肠断处”这些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哀愁之情。

诗人又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色:“愔愔门巷春将暮,树底蔫红愁不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春天将要结束,以及红花萎靡不振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叹。

诗人以燕子和落花为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画梁燕子睡方浓,落尽香泥却飞去。”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燕子在画梁上安家的场景,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落尽香泥却飞去”这一形象生动的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大兰花 春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感伤,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