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咏莼

好清秋、江湖满眼,画船鸥鸟争路。柔花嫩叶何人摘,两两轻舠如鹜。君莫误。须珍重、迷离白露为霜处。滑丝凝箸。忆千里东吴,未施盐豉,入洛旧时语。
青门外,苹末凉风微度。片帆乘兴归去。此行但为鲈鱼鲙,那得关情如许。君莫妒。须记取、青山红树空江渡。梦回鸣橹。溯万顷平波,田田荇叶,欹枕对烟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子·咏莼》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摸鱼子·咏莼》:

  1. 作者介绍
  • 曹贞吉的生平: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以清秀俊逸著称。他出生于山东安丘,曾官至礼部郎中,因疾病辞官回到家乡。
  • 曹贞吉的文学成就:曹贞吉在词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的词作多表达了对故乡、自然景观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慨。其中《摸鱼子·咏莼》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词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好清秋,江湖满眼,画船鸥鸟争路。柔花嫩叶何人摘,两两轻舠如鹜。君莫误。须珍重、迷离白露为霜处。滑丝凝箸。忆千里东吴,未施盐豉,入洛旧时语。
  • 诗意解读:这首词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充满清幽秋意的江湖景象,随后通过“柔花嫩叶何人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两两轻舠如鹜”则形象地刻画了画船上鸥鸟嬉戏的场景,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词中的“君莫误”是对读者的一种劝诫,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须珍重、迷离白露为霜处”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时节变换的敏感与珍惜。
  1. 文化背景与艺术特色
  •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莼菜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食材,它象征着高洁、纯净,常被用作文人墨客表达高远理想的象征。因此,《摸鱼子·咏莼》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艺术特色:曹贞吉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特别是“君莫误”等句子,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叮咛,也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1. 历史与现代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通过对《摸鱼子·咏莼》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清代的诗歌艺术和社会生活。
  •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这首词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珍惜每一个能够欣赏自然之美的机会。同时,它也提醒现代人要珍惜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智慧,将这些传统价值观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对于欣赏《摸鱼子·咏莼》,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创作背景:了解曹贞吉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
  • 艺术形式:了解词的基本格式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 文化传承:研究这首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摸鱼子·咏莼》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