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重九发皖城

黄昏急雨跳珠露。五两迎潮打桨去。烟螺一点认龙山,暗忆西风吹帽处。
鱼床蟹簖纷无数。夜火阴沉隔江步。寒芦飒飒走涛声,十万儳蛟为谁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重九发皖城》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山东人。他于清康熙三年中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因疾辞去学政职务,归隐于家乡。他的诗词创作以清丽见长,尤以词最为出名,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作在清初词坛上享有盛誉。

  2. 文学形式:词是一种古代汉语诗歌体裁,它通常由固定的平仄声调组成,用以抒情、叙事或咏物。词牌名“木兰花”表明这是一首采用特定词牌创作的词,而词牌是词的一种固定格式和韵律模式,其内容与形式都有严格的规范。

  3. 内容赏析:《木兰花·重九发皖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怀念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例如,“黄昏急雨跳珠露”、“五两迎潮打桨去”、“鱼床蟹簖纷无数”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面,同时透露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落寞。

  4. 艺术特色:《木兰花·重九发皖城》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其一,该词采用了典型的宋词风格,即讲究音韵美和意境深远;其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例如,“烟螺一点认龙山,暗忆西风吹帽处”一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江南秋景,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木兰花·重九发皖城》不仅是曹贞吉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