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急雨跳珠露。五两迎潮打桨去。烟螺一点认龙山,暗忆西风吹帽处。
鱼床蟹簖纷无数。夜火阴沉隔江步。寒芦飒飒走涛声,十万儳蛟为谁怒。
【注释】
木兰花:即《鹧鸪天》。重九:重阳节。皖城:今安徽合肥,为古时庐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的别称。五两:船名。跳珠露:雨滴打在水面上像跳珠子一样滚动。龙山:即巢湖之东的龟山西麓,这里指庐州。西风:此处代指家乡的秋风。儳(zōu)蛟:水边多石的河流。“为谁”,何人。
【译文】
黄昏时分,一阵急雨从天空倾泻下来,打在水面上,溅起无数珠子,犹如珍珠跳动。我驾着小舟迎着朝霞和晚雨,乘着五两轻舟,划桨前进,去到那个有龙山的地方。暗想啊,故乡的秋风正吹在我的头上。
江中鱼网密布,蟹笼重叠,数也数不清。夜色沉沉,我在江边点燃灯火,隔着江面步行,仿佛听到了那渔人的歌声。寒芦萧萧作响,江面上传来涛声阵阵,我想,那些江中的恶蛟恐怕是恼怒了,要兴风作浪吧!
【赏析】
本词是作者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赴任庐州团练副使途中所作。此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上阕写重阳节的景色。“黄昏”句,点出时间、地点及天气。“五两”两句,用典,指作者所乘的小舟名“五两”。五两船轻快而敏捷,故云“跳珠露”。“烟螺一点”句,写远望庐州山峦如烟雾缭绕,隐约可辨。“暗忆”二句,追忆往事,抒发思乡之情。“西风”一句,化用曹操《短歌行》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暗指自己因思念家乡而愁肠百结。
下阕写夜行所见。“鱼床”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渔火点点,渔船络绎不绝的景象。“寒芦飒飒走涛声”句,写秋夜江上渔火闪烁,寒芦飒飒作响,江水拍击涛声阵阵,写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使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十万”两句,写江上怒涛翻滚,似乎有成千上万的水怪在怒吼,这是对前面“寒芦飒飒走涛声”句的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渲染了秋夜江行的凄清气氛。全词语言简淡清新,意境幽冷凄苦,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