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陈路若窹轩酒坐

琵琶错落亭中雨,没个忘情地。三台催得唱黄鸡,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陈路若窹轩酒坐》是曹溶所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的感受和心境。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曹溶是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曹溶是明崇祯十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入清后,历任顺治朝御史、广东布政史、山西按察副使等职。
  • 艺术成就:曹溶擅长诗词,有《静惕堂诗集》。李天生评价他的五古“如羚羊呈角,无迹可寻,而浑金璞玉中,奕奕自露神采”。
  1. 创作背景
  • 创作缘由:词作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词的内容,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一次宴席上所作,或者是在旅途中,通过饮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 时代背景:清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曹溶作为明朝遗民,其生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词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1. 诗词原文
  • 琵琶错落亭中雨,没个忘情地。 这一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琵琶声和雨滴打在亭子上的情景,暗示了宴会中的热闹气氛。
  • 三台催得唱黄鸡,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 这两句描述了宴会结束后,人们起身离去的情景,仿佛回到了春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 这几句反映了作者因饮酒过量而感到困倦,甚至有些失态,连珍贵的头饰都失去了。
  • 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 最后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被误认为狂生的态度,以及从高楼俯瞰夕阳下的景色,感受到的宁静和美。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写:《虞美人·陈路若窹轩酒坐》通过对宴会上琵琶声、雨声、歌声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热闹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 情感表达:诗词中的情感表达较为直接,尤其是“失却缠头锦”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因为过度饮酒而失去宝贵物品后的失落感。这种情感的直白表达,使得诗词更加真实,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艺术特色:《虞美人·陈路若窹轩酒坐》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巧妙地将宴会的场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丰富,如琵琶声、雨滴声、歌声等,都为诗词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色彩。

《虞美人·陈路若窹轩酒坐》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词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艺术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