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答客问云中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捣衣声里重门闭。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
帐底烧春,楼头热浴,百钱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断少花枝,临风也省看花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答客问云中》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之一,作于熙宁三年(1070年)。这首词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友人对“云”的疑问。它通过描绘“云”的变幻无常和无穷无尽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天空中的“云”。作者用“浮生半日闲,白云何所似”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随后,他用“若言风景好,重到便不同”,暗示了再次来到此地时,所见的风景会有所不同。接着,他描述了云的形状、颜色以及变化,如“卷起千层雪”、“洗尽人间烟霞色”、“横空出世,莽荡昆仑窟”。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云的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词的下阕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来表达人生的无常,认为人生如同鸿雁在雪地上行走一般,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方向。然后,他提到自己的经历,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表明自己在年轻时并不理解忧愁,而是喜欢追求高处。最后,他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表示自己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痛苦。

《踏莎行·答客问云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个人感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深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