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同俞右吉看牡丹

曾是洛阳游侠客,销魂的为名花。相偎乡路酒重赊。暖香开未遍,疑待鼓声挝。
亭上乐章多协律,倾城今在谁家。日光须用锦丝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同俞右吉看牡丹》是明代曹溶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部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曹溶,字秋岳,号瑶华,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其擅长写词,与当时的文人如高启、杨基等有深厚的交往。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文坛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曾是洛阳游侠客,销魂的为名花。相偎乡路酒重赊。暖香开未遍,疑待鼓声挝。亭上乐章多协律,倾城今在谁家。日光须用锦丝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3. 作品鉴赏:《临江仙·同俞右吉看牡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花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留恋。诗中的“销魂”和“疑待鼓声挝”等词语,充分展现了牡丹花的艳丽和牡丹花下人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花与人的关系进行了诗意的表达,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临江仙·同俞右吉看牡丹》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