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洛阳游侠客,销魂的为名花。相偎乡路酒重赊。暖香开未遍,疑待鼓声挝。
亭上乐章多协律,倾城今在谁家。日光须用锦丝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临江仙·同俞右吉看牡丹

【译文】

曾是洛阳的游侠客,为名花销魂。相偎乡路酒重赊。暖香开未遍,疑待鼓声挝。

亭上乐章多协律,倾城今在谁家。日光须用锦丝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注释】

曾:曾经

为名花:因牡丹有富贵荣华之意

相偎乡路酒重赊:相依偎着回家的路途中,把酒都赊了

亭上:指宴会的场所,亭子上

谐律:协调音律

倾城:倾国倾城的人

须:必须

锦丝:织锦的丝带,古代一种贵重的装饰物

也知:知道

【赏析】

《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此词咏赏牡丹,上片写牡丹盛开时的情景,下片写牡丹凋谢时的情景。起首两句点明牡丹与游侠客的关系,并写出牡丹的妖艳,“销魂”两字极尽牡丹之美。三、四句以牡丹之盛来反衬主人家的吝啬,五、六句写牡丹虽盛,但无赏者,只待到牡丹花落时才想起欣赏它。下片从牡丹的繁花似锦写到其衰败之景,最后又回到牡丹之盛。全词通过牡丹这一典型景物,写出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以及牡丹盛衰更替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