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

淋漓梅雨,恣销沉、南渡宫垣烟月。龙舸争标前日事,刚剩奔涛飞雪。顾曲周郎,开筵相命,拟待娇歌发。藉花眠柳,此中宁少英杰。
何限上苑思量,银灯回影,欢会翻凄切。弈局觞筹和屐齿,妆点东山风物。勒个金钟,拖条藤杖,谁免星星发。与君谈笑,旅愁多付鹃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是明代诗人曹溶创作的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曹溶(1613-1685),字鉴躬,号秋岳、倦圃,浙江秀水人。明崇祯十年丁丑科(1637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入清后,历任顺治朝御史、广东布政史、山西按察副使等职。他的诗作以五古见长,被李天生誉为“如羚羊呈角,无迹可寻,而浑金璞玉中,奕奕自露神采”。
  1. 作品原文
    淋漓梅雨,恣销沉、南渡宫垣烟月。 龙舸争标前日事,刚剩奔涛飞雪。 顾曲周郎,开筵相命,拟待娇歌发。 藉花眠柳,此中宁少英杰。
    何限上苑思量,银灯回影,欢会翻凄切。 弈局觞筹和屐齿,妆点东山风物。 勒个金钟,拖条藤杖,谁免星星发。 与君谈笑,旅愁多付鹃舌。

  2. 作品鉴赏

  • 《念奴娇·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绵绵细雨中,诗人仿佛回到了南渡时期,感受着宫中的烟云月色和澎湃的江水。龙舟竞渡的场景让人回想起昔日的辉煌,但如今只剩下惊涛骇浪,增添了几分凄凉。
  • 词中提到“顾曲周郎”,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周邦彦。他在词坛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在这里,曹溶借用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他提议大家开怀畅饮,用歌声来装饰美丽的东山风景。
  • 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曹溶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1. 作品背景
  • 《念奴娇·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创作于明朝末年的某一天,具体日期无法考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端午节之后,即端阳节之后不久的一个日子,地点是在诗人曹溶的好友箨庵所举行的一次聚会上。
  • 这次聚会是为了庆祝端午佳节,同时也是为了缅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诗人曹溶在这样的氛围中,通过自己的词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重。

《念奴娇·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不仅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词作,也是曹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曹溶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这首感人肺腑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