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重过钓台

再访先生欲见难,空江风雨逼人寒。
白云中断千峰树,碧涨新添七里滩。
只有阴晴随箬笠,从无兴废到渔竿。
回头前日登临地,烟满双台何处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重过钓台》是清代作者张养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受读者喜爱。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再访先生欲见难,空江风雨逼人寒。白云中断千峰树,碧涨新添七里滩。只有阴晴随箬笠,从无兴废到渔竿。

  2. 诗歌注释与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风雨中再次拜访一位隐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这位高人的敬仰之情以及难以相见的无奈。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如“白云中断千峰树”形象地描绘出山峦间的云雾缭绕;“碧涨新添七里滩”则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变化,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艺术技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
  1. 诗歌影响
  • 文学地位:《雨中重过钓台》作为张养重的代表作之一,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次被引用和传颂。
  • 艺术价值: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较高价值,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雨中重过钓台》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