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先生欲见难,空江风雨逼人寒。
白云中断千峰树,碧涨新添七里滩。
只有阴晴随箬笠,从无兴废到渔竿。
回头前日登临地,烟满双台何处看。

【注释】

雨中重过钓台:指在风雨中又来重访先生。钓台:相传为姜太公垂钓的地方,故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

先生:指姜太公(吕尚)。

欲见难:想见到他很难。

千峰树:指连绵起伏的山峰和树木。

阴晴:指天气变化。

箬笠:用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兴废:兴废之事。

前日登临地:指过去曾在此地登高远眺的地方。

烟满双台:指烟雾弥漫,看不到台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访姜太公钓鱼的旧址——钓台时有感而作的。首联写自己重访钓台,想见到姜太公很不容易的心情。颔联写眼前所见之景。颈联写自己看到的变化。尾联写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首句写诗人重访钓台,想见到姜太公很不容易的心情。“再访”表明诗人对姜太公十分敬重。“欲见难”表明想见到姜太公确实很难。因为,姜太公隐居在这里,一般人很难找到他的住处;而且他又是出世的高人,一般人很难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所以,诗人说“难”,其实是表达他对姜太公的仰慕之情。

第二句“空江风雨逼人寒”是写景。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见到空荡荡的江水、阵阵风雨使人感到寒冷。”这里的“空”是指没有人影,没有人烟;“逼人寒”说明风大得厉害,雨也下得很大,使人感到很冷。这一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第三、四两句是写景。这句诗意思是:白云中断了山峰和树木,碧波上涨了七里滩。这里,作者以“断”、“长”这两个字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千峰树”是写山,“碧涨新添七里滩”是写水。这两句诗把山水写得非常逼真,形象生动。

五、六两句是写景。这句诗意思是:只有阴天或晴天才戴斗笠,从来没有兴致去干别的事。“随箬笠”,即指“随缘”。这是说,只有当天气晴朗时,他才愿意去钓鱼;如果天气不好,他就不愿意去了。“从无兴废到渔竿”,即指“从无兴废”。这也是说,从来也没有什么事情能使他停下来休息过。“兴废”在这里指的是做事情的态度问题。

末句是写景。这是写回头往前面看,看见的是烟雾弥漫的景象。“前日登临地”,指从前曾经到这儿来游玩的地方。“何处看”,指看不见。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重游钓台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姜太公深深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