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渊溪历延平抵建宁杂咏

风吹博望槎,白浪滚江沙。
缆走悬崖险,舟穿乱石斜。
龙钟垂涧竹,踯躅映山花。
野泊无人境,前林起暮鸦。
不寐数严更,危崖戍火明。
闻鹃春泪滴,防虎夜心惊。
枕落高滩响,篷悬密雨声。
山川凄绝处,魂断剑州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渊溪历延平抵建宁杂咏》是清代诗人张养重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从渊溪出发,经过延平抵达建宁的途中所见景色及内心感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风吹博望槎,白浪滚江沙。缆走悬崖险,舟穿乱石斜。龙钟垂涧竹,踯躅映山花。野泊无人境,前林起暮鸦。不寐数严更,危崖戍火明。闻鹃春泪滴,防虎夜心惊。枕落高滩响,篷悬密雨声。山川凄绝处,魂断剑州城。

  2. 诗句解析

  • 风吹博望槎,白浪滚江沙:描述的是船只被风吹动,白色的波浪翻滚在江面上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危险和自然力量的壮观。
  • 缆走悬崖险,舟穿乱石斜:表达了在悬崖边航行的艰难,船只需要小心翼翼地穿过布满巨石的河道。
  • 龙钟垂涧竹,踯躅映山花:描绘了山涧中垂挂着的竹子和山坡上绽放的花朵,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
  • 野泊无人境,前林起暮鸦:表达了到达一个荒僻的水域,周围没有人烟,只有黄昏时分乌鸦开始聚集的情景。
  • 不寐数严更,危崖戍火明:反映了诗人夜晚不能安眠,因为看到远处的烽火照亮了悬崖。
  • 闻鹃春泪滴,防虎夜心惊:春天杜鹃叫声令人落泪,而夜里听到老虎出没的声音让人心生恐惧。
  • 枕落高滩响,篷悬密雨声:描述了在高处睡觉时枕头被雨水打湿,以及船篷悬挂着密集的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紧张的氛围。
  • 山川凄绝处,魂断剑州城:表达了面对壮丽却凄凉的山川景观时感到的孤独和悲伤,甚至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1. 作者介绍
  • 张养重,字虞山,江南山阳人,他生活在清朝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有关其生平的详细记录不多,但已知他的诗作广受好评,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这首《自渊溪历延平抵建宁杂咏》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段深刻的情感历程。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