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东边板子矶,秋高日见雨霏霏。
荒城草长埋金镞,废垒沙深卧铁衣。
山上群鸦迎客舞,江边孤雁背人飞。
晚来风起波涛阔,疑是将军战马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板子矶》。全诗如下:

荻港东边板子矶,秋高日见雨霏霏。
荒城草长埋金镞,废垒沙深卧铁衣。
山上群鸦迎客舞,江边孤雁背人飞。
晚来风起波涛阔,疑是将军战马归。

【译文】

在荻港的东边,有一座板子矶。秋天的天空很高,太阳照耀下,雨丝飘飘。
荒芜的城墙上,生长着茂密的野草,仿佛埋藏着古代的金镞;废墟中,沙土被深深地掩埋,仿佛沉睡着铁衣军的身影。
山上的乌鸦迎接客人,仿佛在跳欢迎的舞蹈;江边的大雁背对着人飞翔,仿佛在向远方告别。
傍晚时分,一阵风吹起,波浪翻腾,宽阔的海面仿佛在迎接凯旋的将军和归来的战马。

【注释】

  1. 板子矶:地名,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境内,是长江的一个著名古渡口。
  2. 秋高日见雨霏霏:秋天的天空高远,太阳照耀下,细雨纷纷飘洒。
  3. 荒城草长埋金镞:荒芜的城墙上,生长着茂密的野草,仿佛掩埋着古代的金镞(箭头)。
  4. 废垒沙深卧铁衣:废墟中,沙土被深深地掩埋,仿佛沉睡着铁衣军的身影。
  5. 山上群鸦迎客舞:山上的乌鸦迎接客人,仿佛在跳欢迎的舞蹈。
  6. 江边孤雁背人飞:江边的大雁背对着人飞翔,仿佛在向远方告别。
  7. 晚来风起波涛阔:傍晚时分,一阵风吹起,波浪翻腾,宽阔的海面仿佛在迎接凯旋的将军和归来的战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秋日长江边的景色,通过描绘荒凉的城郭、枯萎的草木、飞舞的乌鸦和孤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荻港东边板子矶”,直接点明了地点,为后文的景物描写提供了背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特点。“秋高日见雨霏霏”一句,既表现了秋天天气的变化,又暗示了战争的频繁。而“荒城草长埋金镞,废垒沙深卧铁衣”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诗人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如“山上群鸦迎客舞”,“江边孤雁背人飞”,这些生动的形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晚来风起波涛阔”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与波涛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江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而“疑是将军战马归”一句,则更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使人不禁联想到那些英勇的将军们,他们骑着战马归来,为国家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