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

笙歌晨夕听吴趋,湖海元龙气未除。
文簟风生秋说剑,高斋烛烬夜投壶。
吟情浙水涛飞雪,归梦苕溪月满湖。
吾欲相从琴啸侣,不知曾许入林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是清朝诗人曹应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

  1. 诗歌的基本信息:曹应枢,字秋槎,号尊生,瑞安人,为清朝嘉庆己卯举人。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属于古典诗词的一种体裁。
  2. 诗歌的主题:《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中“吾欲相从琴啸侣,不知曾许入林无”体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艺术手法: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使用如“笙歌晨夕听吴趋,湖海元龙气未除”等描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运用“吟情浙水涛飞雪,归梦苕溪月满湖”等诗句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变化。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美感。
  4.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分析,《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不仅是曹应枢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体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5. 现代意义:虽然时代变迁,但《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所体现的友情、自然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仍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现代读者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和谐。

可以发现《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