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蟾宫 · 却燕

任伊绕径翻双剪。纱槅子、齐关红扇。去年不听故人留,又何用、故人重见。
旧巢泥污休依恋。请栖托、邻家深院。算侬非是忒无情,怕牵惹、秋来肠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蟾宫 · 却燕》是清代诗人曹鉴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曹鉴冰,字子白,号雪舟,是清代著名的词人、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在《步蟾宫 · 却燕》这首诗中,曹鉴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思考。
  2. 诗词原文
    任伊绕径翻双剪。纱槅子、齐关红扇。
    去年不听故人留,又何用、故人重见。
    旧巢泥污休依恋。请栖托、邻家深院。
    算侬非是忒无情,怕牵惹、秋来肠断。
  3. 诗意解析
  • 首联:“任伊绕径翻双剪。”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意味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诗人都能坦然面对,不拘泥于一己之私,而是顺应自然的变化。
  • 颔联:“纱槅子、齐关红扇。”通过“纱槅子”与“红扇”,诗人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可能是家中的一角,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宁静。
  • 颈联:“去年不听故人留,又何用、故人重见。”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过往的朋友或亲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明白,如果去年没有留下,那么现在也就不需要再去相见。
  • 尾联:“旧巢泥污休依恋。请栖托、邻家深院。”诗人用“旧巢泥污”形容自己曾经的生活状态,但现在已经改变,不再留恋过去,转而寻求新的归宿。
  • 尾联:“算侬非是忒无情,怕牵惹、秋来肠断。”这里的“秋来”可能是指季节的变迁,也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不再留恋过去,但也担心这种转变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燕子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燕子也是离别和思念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燕子的活动,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优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纱槅子”、“红扇”等具体物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过去、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
  1. 历史意义
  • 《步蟾宫 · 却燕》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在面对生活的变迁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1. 现代价值
  •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首诗提醒我们,要学会适应变化,珍惜当下,同时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1. 阅读体验
  • 读者在阅读《步蟾宫 · 却燕》时,会被诗人的情感所打动,也会被诗人的智慧所启迪。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步蟾宫 · 却燕》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