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未定偏惆怅,深房处处垂罗帐。杯兴到浓时,腰肢无力辞。
春窗梳扇羽,闲坐间言语。碧玉在他家,可怜瓜未花。
菩萨蛮 · 四首飞卿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祥龄的《菩萨蛮·四首飞卿韵》是清代创作的词作。其中第四首为代表作,它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如春花般美好的女子,以及她渐渐步入秋日的老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是清朝时期的张祥龄。他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不详,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他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因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特色。
- 诗词原文
- 女郎正似春花好,高堂渐逐秋花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活力,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娇艳。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步入了秋日,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行惯绿杨堤,马蹄应不迷: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生活的熟悉和适应,她在绿杨树成荫的小路上行走自如,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从容和淡定。
- 花堆云鬓绿,香喷兰汤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她的发髻上插满了鲜花,香气扑鼻。她在兰汤中沐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 明月满清晖,缺圆人自知:这句诗以月亮的变化来象征女子的情感变化,圆满的月亮象征着女子的幸福时光,而残缺的月亮则暗示着她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张祥龄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鲜明的意象,如春花、秋花、绿杨堤、兰汤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能够生动地表达诗中的情感。
- 情感细腻:诗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通过女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使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情感起伏和心境变化。
- 语言优美:张祥龄的语言优美流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
- 赏析与评论
- 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她的观察和描绘,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艺术价值:从艺术角度来看,张祥龄的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生活状态,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菩萨蛮·四首飞卿韵》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清代女性的日常生活,还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