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老树着花无丑枝

老树妍于丑,新花不断生。
疏枝宜冷艳,劲气发春荣。
柔冶愁风雨,山川见性灵。
广平能作赋,铁干有菁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老树著花无丑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五言律诗,由清代诗人常纪创作。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精妙描绘,也是作者情感的真挚流露。下面是对该诗歌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常纪(1728年—1805年),字铭勋,号理斋,河北省承德县人,乾隆辛卯进士,曾任崇庆知州。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著名的《爱吟草》和这首《赋得老树著花无丑枝》,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1. 诗歌原文
    老树妍于丑,新花不断生。
    疏枝宜冷艳,劲气发春荣。
    柔冶愁风雨,山川见性灵。
    广平能作赋,铁干有菁英。

  2. 诗歌鉴赏

  • 意象生动:《赋得老树著花无丑枝》中的“老树妍于丑”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的审美观念,通过对比来突出树木的内在美。“新花不断生”则展现了生命的连续性和更新的力量。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老树和新花的描写,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在自然中寻找美的瞬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艺术手法:常纪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如“妍于丑”和“宜冷艳”,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不乏美感的享受。

常纪的《赋得老树著花无丑枝》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文化传承和审美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