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吊李忠武公

决机有胜算,攻坚良独难。
龙骧昔扬旆,赤羽映江干。
戎帐互包络,鳞屋在中蟠。
洗甲易朝爨,兵民两相安。
移营阨山崄,窟穴幽厓寒。
地雷迸烈火,函谷开泥丸。
貙孽无留种,遗黎共摧残。
累累京观间,功成转汍澜。
成功不易居,兵法非一端。
进取迫朝旨,何暇计复单。
慷慨靴中刀,喋血犹未干。
斫地痛彭亡,智勇曾未殚。
翳昔舣征棹,秋江白露漙。
火攒如飞星,静夜成壮观。
至今空垒下,石蕝没惊湍。
事往若干载,悲来激肺肝。
新祠霭松柏,留作甘棠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江吊李忠武公》是清代诗人张宪和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的内容、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决机有意有胜算,攻坚难独难为。”
  • 翻译:“决断时机有意有必胜的把握,攻城拔寨艰难,单枪匹马难以为继。”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李忠武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思考与批评。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古体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仗工整的诗句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美感。同时,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清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九江吊李忠武公》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吟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盼。
  • 个人情感:张宪和作为一位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李忠武公的赞颂,实际上是对自己理想中的英雄形象的一种追求和表达。

《九江吊李忠武公》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英雄人物敬仰之情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刻历史感悟的作品。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