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何皎皎,秋山自悄悄。
黄叶雕青溪,凉风飞白鸟。
山中行役人,尘襟涤清晓。
忽闻烟寺钟,铿然出林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月何皎皎,秋山自悄悄。
黄叶雕青溪,凉风飞白鸟。
山中行役人,尘襟涤清晓。
忽闻烟寺钟,铿然出林表。
秋夜山行的赏析
秋天的夜晚,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诗人张裕谷在寂静中行走,他的内心似乎也被这宁静所感染,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静谧。他的《秋夜山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秋月何皎皎,秋山自悄悄。” 诗的第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清丽的秋夜图景,明亮的月光洒在静静的山间,仿佛是大自然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而紧随其后的“黄叶彫青溪,凉风飞白鸟”,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溪水声和飘落的黄叶声,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凉意。
“山中行役人,尘襟涤清晓。” 此句不仅描述了诗人自身的行旅之苦,更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追求与净化。行走在山林间,尘土被洗涤干净,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两句“忽闻烟寺钟,铿然出林表。” 更是让人感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这宁静的山夜中,突然传来的寺庙钟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却也让诗人的心灵得以升华,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钟声飘散。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夜山行的美景,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人们往往容易遗忘内心的平静和美好,而张裕谷用他的笔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