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出都留别诸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都留别诸公》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康有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康有为,广东南海(今广州市)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曾参与戊戌变法运动,因变法失败流亡海外。他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创作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作原文:《出都留别诸公》: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主题内容: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康有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哲理思考,展示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康有为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性。同时,他的语言简洁而有力,能够直击人心,引人深思。
历史意义: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前瞻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读者反响: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康有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晚清时期社会状况和知识分子心态的重要窗口。
学术评价:对于《出都留别诸公》,学术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者们普遍认为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康有为的思想深度和历史背景。
《出都留别诸公》不仅仅是康有为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声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