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秀才

黄童名誉早腾飞,慷慨陈书事是非。
卫玠风神窥玉润,裴遐名理自珠霏。
红楼听雨春同醉,碧海看潮暮共归。
柳絮吹绵张绪去,他年烟浒记依稀。
绝怜裙屐多幽怨,若有真灵证妙华。
秋玉风流能好事,漠镛才笔合看花。
荷衣蕙带吾常佩,白水青松尔莫嗟。
自笑子云甘寂寞,多君载酒似侯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黄秀才》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通过描写潘秀才归隐林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在《答黄秀才》中,诗人以潘秀才作为描绘对象,通过对其归隐林泉的生活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首联“黄童名誉早腾飞”和“慷慨陈书事是非”,诗人用“黄童”指代年轻的学者潘秀才,暗示其年轻时就已名噪一时。颔联“卫玠风神窥玉润,裴遐名理自珠霏”,则具体描绘了潘秀才的才华与风采,如卫玠般的风姿和裴遐般名理的光辉。

尾联中的“红楼听雨春同醉,碧海看潮暮共归”等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境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潘秀才个人生活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答黄秀才》作为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性独立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