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游太平山

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
最是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
沿山辟路夹青松,楼阁溪桥曲曲逢。
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
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
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
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游太平山》是清代诗人康有为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太平山在月光下的景色,还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首诗的开头“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太平山的地形地貌。”白沙驰道绝山腰”描绘了山路两旁覆盖着白沙的崎岖地形,”山断红阑接石桥”则形象地描述了连接山峰与溪流的桥梁。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观察的细致,又为后续的自然景观铺垫了背景。

“最是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这句话进一步展开了太平山夜晚的魅力。”万松灯下过”暗示了夜晚万松之间灯火通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月明山海望深宵”则表达了诗人在夜色中遥望大海的情感体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太平山的自然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中提到的“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等句子,都生动描绘了太平山的地理环境。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太平山的宁静与美丽。

“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了自然景观中。”夜夜月明桥上立”反映了诗人夜以继日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而”飞泉浩浩劈中峰”则形象地表现了山间瀑布的壮观景象。这种描述不仅是对太平山夜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月夜游太平山》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描绘太平山夜景的精美画卷。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