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春景

高阁烟笼,旭光初照垂杨院。粉蝶黄蜂花下度,韶光堪玩。乳燕飞时莺又老,芳菲无限肠空断。红笺书、恨小字题愁,挥檀翰。
纱窗静,写为伴。栏杆外,红尘乱。正池塘草长,烟波平岸。闲坐兰闺垂绣幕,隔墙唯听幽禽唤。说十分春色九分消,增长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春景》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和抗金将领,以其豪放派词风著称于世。《满江红·春景》的创作时间无法确考,但可推测应是辛弃疾晚年在闲居时期所作,这一时期他的词作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2. 作品原文及翻译:《满江红·春景》原文如下:“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译文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象与词人心中的忧愁和失落形成强烈对比。词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 作品赏析: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通过春天这一主题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上片“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下片则通过具体景物展现了词人的愁情。整首词以春天为媒介,充分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哀伤感,以及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崇高追求。

《满江红·春景》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春天美丽景色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政治抒情色彩的作品。通过对春天这一特定时期的细腻描绘,词人辛弃疾将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忧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政治家的深刻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