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岈开线路,杖履莫辞难。
岚气千岩雨,山风六月寒。
石欹防客过,松古学龙蟠。
纵目遐荒外,方知天地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嵯岈开线路,杖履莫辞难。
岚气千岩雨,山风六月寒。
石欹防客过,松古学龙蟠。
纵目遐荒外,方知天地宽。
《登文殊院》是一首描绘黄山中峰胜处的古诗,由施闰章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经典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作品原文:削壁无门入,盘空有栈悬。飞来一片月,照我万峰巅。松叶出寒磬,莲花明暮烟。此身仙骨未,仰首问青天。
作者简介: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己丑(1649)进士,历官江西参议。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讲,迁侍读。著有《愚山先生学馀集》。
诗歌赏析:施闰章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黄山中峰胜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山的雄伟壮丽。诗中的“削壁无门入,盘空有栈悬”描绘了黄山陡峭的山峰和险峻的悬崖,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而“飞来一片月,照我万峰巅”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之中,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仙境之中。
《登文殊院》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黄山中峰胜处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