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夜坐

老翁泣相对,最苦是农夫。
况遇经年歉,能藏斗米无。
耕牛偿客债,娇女抵官租。
眼看春荒满,秋收是后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陵夜坐》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夜庭院的清幽和梧桐叶落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倔强不屈的心志以及壮志难酬的哀愁。

从文学价值上看,《松陵夜坐》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首二句“老翁泣相对,最苦是农夫”描绘了农人面对丰收无望时的无奈与辛酸,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诗中的梧桐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而诗人则借落叶之声响来抒发自己虽年已暮年但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个人志向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还深化了作品的哲学内涵。

从技巧上分析,张耒的《松陵夜坐》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通过对梧桐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残叶随风飘扬的情景,暗喻了诗人虽历经风霜却依旧保持高洁品格的形象。这些象征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学韵味,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从文化背景来看,《松陵夜坐》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氛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产生的。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一种折射。

《松陵夜坐》不仅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留存于世,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古诗词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宋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