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青州

海月云根吐,烟林马首平。
千年争战地,万里旅人行。
红叶分秋色,黄花耐客情。
岂无倾倒意,不敢问青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青州》是清代诗人张文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文光,字谯明,祥符人,明代崇祯戊辰进士,入国朝,由知县历官江南池太道副使。有《斗斋诗选》。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海月云根吐,烟林马首平。千年争战地,万里旅人行。红叶分秋色,黄花耐客情。岂无倾倒意,不敢问青城。
  3. 诗歌鉴赏:《过青州》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首联”海月云根吐,烟林马首平”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景象,海月与云根相互辉映,烟林与马首遥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颔联”千年争战地,万里旅人行”则将读者的视角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与和平交织的时代背景之中,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深远意义。颈联”红叶分秋色,黄花耐客情”则是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异地他乡的孤独感。尾联”岂无倾倒意,不敢问青城”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又有对现实的无法改变。
  4. 诗歌背景:该诗作的创作背景是清朝,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有一些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情感。张文光作为当时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氛围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
  5. 诗歌影响:《过青州》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表现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传颂。它不仅是清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了解《过青州》的背景、作者及其艺术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诗词的深厚底蕴。同时,通过对该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表达技巧。

《过青州》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与价值,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