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载酒慰赵锦帆去国

作令书千卷,为郎酒一觚。
浮沉经幻梦,老大误微躯。
河水连天白,嵩峰拔地孤。
中原仍我辈,何用泣穷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载酒慰赵锦帆去国》是明代诗人张文光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冬日载酒慰赵锦帆去国》的作者张文光,字谯明,祥符人,明朝崇祯戊辰进士。入国朝后,由知县升任江南池太道副使等职。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深刻的哲理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 诗歌原文

  • 作令书千卷,为郎酒一觚。
  • 浮沉经幻梦,老大误微躯。
  • 河水连天白,嵩峰拔地孤。
  • 中原仍我辈,何用泣穷途。
  1. 诗歌赏析:《冬日载酒慰赵锦帆去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坚定信念。其中“河水连天白”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相互映照。而“嵩峰拔地孤”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孤独,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心态。

  2.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崇祯戊辰年间。当时的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生活的艰辛和个人理想的挣扎。张文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既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悲欢离合,也是为了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张文光的《冬日载酒慰赵锦帆去国》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强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不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