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津门夜泊闻歌》—— 古风遗韵
《津门夜泊闻歌》,这是一首描绘深夜里,诗人曹倜在天津听到歌女的悲歌而引发的一系列感慨。诗中的“何处笙歌午夜喧”,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灯火辉煌的夜晚,歌声飘荡在寂静的街巷,触动人心。
曹倜,字远模,附贡生,山东平度州知州。他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清末近现代初,尽管他的人生充满坎坷与变迁,但他的作品却始终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文化情怀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中,“懒招明月到芳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恐惧。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则是诗人对于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一种无声叹息。“离人总是伤心路”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哀怨与不平。
“不听歌声已断魂”,不仅是对歌者的同情,更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投射。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曲凄美的乐章,更像是曹倜用笔触勾勒出的一幅情感丰富的画卷,让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感受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和个体生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