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泊津门时听闻笙歌的诗句。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何处笙歌午夜喧”,意思是在午夜时分,什么地方传来了笙歌声?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常在宴会或庆典中演奏。而“午夜喧”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被打破的情景,笙歌声此起彼伏,显得热闹非凡。

次句“懒招明月到芳樽”,则是说诗人懒得招呼月亮进入酒杯。这里的“芳樽”指的是酒壶或者酒杯,而“懒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的厌倦,不愿意去邀请月亮进入其中。

第三句“旧游云散春无主”,意味着过去的游乐如同云散去一般,春天失去了它的主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四句“新恨潮添梦有痕”,则是说新的烦恼像潮水一样涌来,使得梦境有了痕迹。这里的“恨”可能指的是某种情感上的困扰,如失恋、失落等。而“潮添梦有痕”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烦恼在梦中留下的痕迹,让人难以忘怀。

最后一句“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则是说灯光下的雕刻栏杆还在反射着影子,琵琶的声音在柔和地诉说着什么。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表现出了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整首诗以夜泊津门为背景,通过对笙歌、明月、旧游、新恨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画面感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