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难红袖拂浮尘,花乱音残不是春。
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
【注释】
题柳夫人小像二首
一、已难红袖拂浮尘,花乱音残不是春。
二、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
【赏析】
第一首:
“已难红袖拂浮尘”,这句诗用一个“已”字来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不能挽回了。“红袖拂浮尘”是古代女子的常见动作,这里指女子已经去世。“已难”和“浮尘”都暗含着哀伤的基调。
第二联:“花乱音残不是春。”这是写景,也是抒情。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这里的春天却是“花乱音残”的,没有生机和活力。这一句是诗人对柳夫人逝去后的惋惜之情。
第三联:“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共说”这个动词,表示众人对柳夫人的评价和记忆。“虞山遗老”指的是虞山的隐士,他们都是文人雅士,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修养。而“一诗人”则是诗人自己对柳夫人的评价和赞美,表示柳夫人是一位才华横溢,有着高尚情操的人。
第二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柳夫人的外貌和气质。“已难红袖拂浮尘”是说,柳夫人已经不再年轻貌美,她的容貌已经被岁月的痕迹所侵蚀,变得不再鲜艳夺目。“花乱音残”则是形容柳夫人的声音已经变得沙哑,没有了往日的清亮和悦耳。
第三联是写柳夫人的品质。“不是春”是说,柳夫人虽然已经离世,但她的精神依然存在。她的品质高洁,不为世俗所动,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第四联是写柳夫人的影响。“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是说,人们都认为柳夫人是一个有节操有气节的人,她的言行举止都被大家所敬仰。而她自己也是一个才情出众的文人骚人,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
这首诗通过对柳夫人外貌、气质、品质和影响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有才华,既有节操又有文化底蕴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