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殷宗山

烽烟不到地,岁月任逍遥。
饮犊犹嫌水,临风欲弃瓢。
千峰供杖履,一代见渔樵。
应共巢居子,云根斸药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殷宗山》是清代张溍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张溍,字上若,磁州人,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有《读书堂诗草》。
  1. 诗歌原文
  • 烽烟不到地,岁月任逍遥。饮犊犹嫌水,临风欲弃瓢。千峰供杖履,一代见渔樵。应共巢居子,云根斸药苗。
  1. 作品风格
  •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川、水流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1. 艺术手法
  • 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1. 历史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而这首诗则成为了其中的代表之作。

《寄殷宗山》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以及他们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