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生召棠送别

小别无多日,劳君思悄然。
乡心阔南海,才气障东川。
萍梗三年迹,师生一日缘。
相酬惭长物,所得是吟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生召棠送别》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小别无多日,劳君思悄然。
  • 描述了与友人短暂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 乡心阔南海,才气障东川。
  • 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反映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 萍梗三年迹,师生一日缘。
  • 叙述了自己在外漂泊多年,与老师有一段师生情。
  • 相酬惭长物,所得是吟笺。
  • 以谦卑的态度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感谢对方赠予的诗笺。
  1. 作者介绍
  • 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他出生于望族世家,光绪年间就读南菁书院期间受教于汉学大师黄以周。曹家达工文诗词明医理,其生平事迹丰富,包括在中医专门学校的教授经历及民国时期的抗战经历。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1. 创作背景
  • 八一三事变后迁居上海:当时日本军队占领了南京,引发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曹家达在事变后携家返回江阴,但不久之后日军又在城内肆虐,一位妇女被追逐到曹家而遭杀害,此事使得曹家达晚年生活极为艰难。
  • 晚年遭遇战乱:八一三事变后,曹家达不仅个人遭受迫害,其家园亦遭到破坏。这些社会动荡和个人悲剧使他的创作更加深沉,反映出他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间的尊重、感激之情。
  • 意象丰富:诗中的“乡心”、“才气”等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性。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 语言优美:“小别无多日,劳君思悄然。”这句简短的句子却意味深长,表达了离别后的深情怀念。整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体现了曹家达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历史影响
  • 反映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中的诸多元素如战争、流亡、友谊等均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 反映文人情怀:诗作中流露出的是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以及对友情、乡土情怀的眷恋。这种情怀在当今依然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

《和吴生召棠送别》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清末近现代初中国社会的多重面貌,包括政治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心态,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