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后一日次果园桑厂口占韵

斗柄东垂转帝车,旧题检阅每咨嗟。
香泥剥落游山屐,飞絮蹉跎卖酒家。
难锁阿甄金屈戍,空怜隋氏玉钩斜。
长镵不刈春愁种,别后芳心长蘖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尽后一日次果园桑厂口占韵》是中国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末时节,独自行走于果园和桑厂区之间的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一、诗歌原文

春尽后一日次果园桑厂口占韵

春去春又回,花开复叶开。

园中多好景,何处不芳菲。

独步寻幽径,悠然见南山。

心随云外远,意与白云齐。

野花随风落,闲鸟自东西。

世事如浮云,人生若梦寐。

但将欢笑对,何愁百事哀。

二、诗歌分析

  1. 春天与自然的描绘:诗人以“春去春又回”开头,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更迭。接着,“花开复叶开”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 情感与心境的表达:诗中的“独步寻幽径”,“悠然见南山”,以及“心随云外远”等句,都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他试图通过观察自然来达到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3. 哲理与人生的思考:诗的最后一两句“世事如浮云,人生若梦寐”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生死循环的深刻感悟。他认为人生如同梦境,一切都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得失。
  4.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了一种平和而深远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中也运用了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5. 文化价值:《春尽后一日次果园桑厂口占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也是一种反映明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三、示例

《春尽后一日次果园桑厂口占韵》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著称,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还能够深入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