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砂道中

岁暮天涯一棹归,川途十里漾晴晖。
天光照水水照舰,无数鸳鸯绕岸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砂道中》是清代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沿途风景,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命运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曹家达(1867年—1938年),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晚号拙巢,江苏省江阴人。他的文学生涯始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就学于南菁书院,并因其卓越的诗文才华而被誉为“诗文大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和医学论文等,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多方面的才能。
  1. 诗歌原文
    岁暮天涯一棹归,川途十里漾晴晖。
    天光照水水照舰,无数鸳鸯绕岸飞。

  2. 诗中意象

  • “岁暮天涯一棹归”:这句描述了一个孤独旅人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归家的场景,传达了一种离别与归依的感慨。
  • “川途十里漾晴晖”:通过“漾晴晖”这一形象化手法,描绘了河流两岸被阳光照耀得灿烂夺目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 “天光照水水照舰”:此句以动态的视角捕捉了水面反射天空的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无数鸳鸯绕岸飞”:利用鸳鸯作为象征,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体悟。
  1. 文化价值
  • 风水学说:《龙砂道中》中所提及的“砂法”,涉及到风水学中的“砂”概念,反映了山的整体观念以及来龙主山与臣道之间的关系。这种传统学问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地理环境和社会观念的机会。
  • 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曹家达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人生哲思:诗中的许多景象和比喻,都暗含着诗人对人生、命运及宇宙法则的深层思考。从孤舟归程到岸边飞鸟,从春雨初霁到秋波澄澈,每一个画面都是对存在意义的探索和对生命真谛的追问。

《龙砂道中》不仅是曹家达个人的文学创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人生活、感受自然之美、思考生命哲理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