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郭三蓉汀

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
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
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
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
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我生已晚非古处,愿求一精快心虑。
生羡先生并二难,抚此彷皇不忍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郭三蓉汀》是曹家达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名叫郭三蓉汀的果园先生深厚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曹家达通过《为郭三蓉汀题二妙册页》的创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艺术上的高超技艺。诗中“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绘画和书法三绝合一的极致追求,以及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深深倾心。

从艺术风格上看,曹家达的这首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不仅赞美了郭三蓉汀先生的多才多艺,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文人四宝的认同和追求。同时,诗中的“双幼妇经色丝”等意象,也体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大胆想象和细腻观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

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为郭三蓉汀题二妙冊页》的创作,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艺术追求,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记录。诗中所描绘的“酒酣耳热发奇想”,正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也体现在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活动中。

从历史影响上看,曹家达的这首诗虽然创作于近现代,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却跨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诗中的“果园先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心中的典范,激发着无数人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情与追求。

《为郭三蓉汀题二妙册页》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诗歌,更是一段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艺术风格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