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黄叶和赵尧生

几日沉阴,疏林残叶寒成阵。蝉鸣鸦点不胜秋,秋色和烟暝。片片斜斜整整。借西下、颓阳绘影。风摇不定,渐起商声,凭阑试听。
凋尽苍颜,江南旧梦今初醒。小园寂历饱新霜,又蓼疏葵冷。衬出十分幽景。好料量、擅炉荈鼎。更携笔砚,小坐林间,著书养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影摇红·黄叶和赵尧生》是张慎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清末民国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词的原文:《烛影摇红·黄叶和赵尧生》是张慎仪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几日来的阴雨让疏林中的残叶呈现出寒意,而蝉鸣和乌鸦的叫声则增添了秋日的气息与凄凉之感。“几日沉阴,疏林残叶寒成阵”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天气阴沉、林间落叶的景象。“蝉鸣鸦点不胜秋,秋色和烟暝”进一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交织来营造一种深沉而又宁静的氛围。
  2. 作者简介: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薆园,成都人。他在清末民国初时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著作,并留下了多首诗词作品。
  3. 词的艺术特色:该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意象表达方式,如“疏林残叶”、“寒成阵”、“商声”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描绘出了秋日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其次,通过对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的描写,如“蝉鸣鸦点”、“风摇不定”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细腻观察。最后,词的结尾部分“小园寂历饱新霜,又蓼疏葵冷”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词人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烛影摇红·黄叶和赵尧生》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其所蕴含的自然美和哲学思考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