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不如人,算轮囷、肝胆都成孤负。今垂耄矣,过去韶光难又。迎春饯腊,只听得、青毡依旧。但将一缕缕心情,寄与断霞髡柳。
我同浪仙比瘦。甚千山万水,客游已彀。幡然归隐,吟守一灯红豆。年年诗祭,倘窃取、诗名不朽。还是怕、莫遇昌黎,愿能偿否。
一枝春岁除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枝春·岁除感怀》是清代诗人张慎仪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背景:张慎仪的《一枝春·岁除感怀》创作于清代,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诗词,表达了在岁末之际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诗中“壮不如人”与“算轮囷、肝胆都成孤负”,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壮年时期理想和抱负的遗憾和自省。
主题内容:在这首作品中,张慎仪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抒发了他对于年华虚度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他通过“迎春饯腊”这一节,描绘了岁末时节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暮年阶段,尽管年事已高,但心中仍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一枝春·岁除感怀》体现了清代诗词的特色,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这种手法使得诗歌不仅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
《一枝春·岁除感怀》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感慨和思考,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深入解读这首作品,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及其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