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丁丑重九感赋

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
浮士梦,都休忆。明日事,从何说。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丁丑重九感赋》是张尔田所作的一首诗歌。

张尔田,清末近现代初诗人,他与朱古微、郑叔问等人同为吴中文人,他们常在吴中所往来,交流学问和艺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紧密相关,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中“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描绘了作者在秋节时眼中的泪水与心中的恐惧,菊花的黄色在泪眼中显得更加黯淡,象征着国破家亡的悲哀。“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则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秋风中摇曳的头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诗的后部分“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荒凉,陇水和燕山都是中国北方的象征,这里也隐喻着战乱与萧条的景色。“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国家苦难的感慨,天灾与人祸同时降临,使得民不聊生。

“浮士梦,都休忆。明日事,从何说”反映出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和迷茫,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预测将来。“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壮志难酬的哀叹。

《满江红·丁丑重九感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文人个体的心路历程。张尔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