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涡阳县

赤眉铜马旧披猖,君盗中原此聚场。
官吏养痈成巨患,地形扼险重岩疆。
频年兵火遗民少,落日关河戍垒苍。
今日涡阳增县治,前车覆辙鉴毋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舟涡阳县》是诗人张洵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涡阳县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张洵佳:字少泉,江阴人,同治癸酉优贡,官上蔡知县。有《爱吾庐诗钞》。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一个文学家对于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1. 诗作原文
  • 赤眉铜马旧披猖,君盗中原此聚场。
    这句诗描绘了历史上涡阳县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赤眉铜马”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事件,表明当时涡阳是兵灾频发之地。这里的“君”指的是统治者或领导者,“盗中原”则暗示了该地区曾作为叛乱的中心。”此聚场”意味着这个地方曾是各种势力集结的场所。

  • 官吏养痈成巨患,地形扼险重岩疆。
    这句进一步揭示了由于政治腐败导致的严重问题。”官吏养痈”意味着不作为导致问题的恶化,而“扼险重岩疆”描述了地理上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治理不善和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问题的认识。

  • 频年兵火遗民少,落日关河戍垒苍。
    通过“频年兵火”指出了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遗民少”说明战争后人口锐减,而“戍垒苍”则描绘了边关的冷峻与凄凉,反映出战争留下的创伤和荒凉景象。

  1. 诗作赏析
  • 历史回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涡阳县过去历史的了解以及对那个时代背景的认识。
  • 社会反思:通过批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批判。
  • 自然描写:诗中的“地形扼险重岩疆”不仅反映了地理条件,也暗指这些条件为当地带来了挑战。
  • 文化传承:通过强调传统诗词的韵味和文化价值,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泊舟涡阳县》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与变迁,同时传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担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