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

书生命薄人争科,如此收场料亦难。
一第全凭心血博,浮生只作镜花看。
凉添玉杵衣方寄,梦入金闺骨已寒。
闻说家书先后到,开缄犹自报平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是清代张洵佳创作的文学作品,共分为两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张洵佳(约1784年—?),字子文,号石屏,又号南湖居士,浙江嘉兴人,清代诗人、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两次被罢官,后在陈留二年调署,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其一:“书生命薄人争科,如此收场料亦难。一第全凭心血博,浮生祗作镜花看。”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书生命薄人争科”意味着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名利而争斗;“如此收场料亦难”则暗示了这种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残酷的。“一第全凭心血博”强调了科举成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血;“浮生祗作镜花看”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叹,认为人生如同镜中的花,虚幻而不真实。

  • 其二:“征衫慈母手亲缝,忍使门闾望眼空。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已故同学的回忆和悲伤。“征衫慈母手亲缝”表达了对母亲亲手缝制的寒衣的感激;“忍使门闾望眼空”则表达了无法满足家人望眼欲穿之情的遗憾;“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则表达了自己在外为官的无奈,以及长时间未能回家见故人的遗憾。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点:张洵佳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他的诗歌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 主题思想:这两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同学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还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不仅是张洵佳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和批判。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和理解,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张洵佳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思考社会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