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三月由汉阳入都纪别

人生惟别苦,洒泪出庭闱。
骨肉此身远,风尘何日归。
势难营菽水,情岂恋轻肥。
前路苍茫极,伤心问素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辰三月由汉阳入都纪别》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五言律诗。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对亲情、友情以及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诗人张问陶:张问陶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甲辰三月由汉阳入都纪别》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颇具特殊意义。诗中的“甲辰”指的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当时张问陶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汉阳知县。诗作中透露出他对家乡和朝廷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离别苦楚的感慨。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人生惟别苦,洒泪出庭闱。骨肉此身远,风尘何日归。势难营菽水,情岂恋轻肥。前路苍茫极,伤心问素衣。”
  • 解读:首联“人生惟别苦,洒泪出庭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及对亲人的不舍之情,泪水不禁夺眶而出;颔联“骨肉此身远,风尘何日归。”描绘了家人远离的情景和对未来团聚的不确定感;颈联“势难营菽水,情岂恋轻肥。”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尾联“前路苍茫极,伤心问素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茫然和对亲人安危的担忧。
  1. 作品特色
  • 深刻的主题:此诗通过对离别这一普遍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对家的深深思念。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
  • 精湛的艺术表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又充满了深远的哲理思考。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的美,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的作品,《甲辰三月由汉阳入都纪别》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对理解清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甲辰三月由汉阳入都纪别》不仅是清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