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裘马皆年少,潦倒如予更有卿。
缪算竟思投笔去,狂谋忽欲借诗鸣。
直从商羽弹孤调,岂信《离骚》是变声。
妙句怪多湖海气,相看原未拟儒生。
题彭田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彭田桥》是张问陶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题彭田桥》:
创作背景:《题彭田桥》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作为清朝的诗人,张问陶在那个时代面临着封建礼教和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压力。他通过创作这首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诗中“世间裘马皆年少,潦倒如予更有卿”反映了作者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而“缪算竟思投笔去,狂谋忽欲借诗鸣”则展示了他对放弃仕途、回归文学的决心。
文学特色:张问陶在诗歌创作上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题彭田桥》以其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直从商羽弹孤调,岂信离骚是变声”,运用了商音的五声音阶与《离骚》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反思和超越。
思想内涵:《题彭田桥》不仅是张问陶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其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思。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批判,以及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渴望。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通过对《题彭田桥》的阅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问陶的思想世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题彭田桥》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张问陶个人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的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化背景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