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洲夜泊

风急滩高夜水浑,角声吹月欲黄昏。
不知何处歌杨柳,年少青衫有泪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荒洲夜泊》:夜泊荒洲,心随浪迹

《荒洲夜泊》是清代宝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清时期,夜晚泊舟于荒洲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的忧虑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深思。

宝廷,字竹坡,是清朝宗室,隶满洲镶蓝旗。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治七年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并与黄体芳、张之洞等共同主持清议。他的诗歌作品同样值得一提,如《偶斋诗草内外集》、《尚书持平》等。

《荒洲夜泊》中,“野旷烟昏月未升,波心夜泊旅愁增。”展现了诗人在荒洲之夜的孤独与落寞。他站在岸边,看着远方的烽火,听着远处的鼓声,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拍岸风涛流滚滚,隔堤云树望层层。”则进一步刻画了荒洲的荒凉与孤寂。诗人通过风涛和云树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在自然面前所感受到的渺小与无力。

“唐家旧镇今何在,翘首江天叹废兴。”这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人感叹,曾经辉煌的唐家旧镇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无尽的叹息和对过去的怀念。

《荒洲夜泊》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境、社会的面貌以及历史的走向。宝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晚清世界,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思考和面对未来的。

《荒洲夜泊》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深刻的历史探索。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让我们对于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