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至深山二首

一片烟霞里,群峰映碧天。
轻舟过层壑,飞鸟度前川。
野草迎春发,山猿傍树眠。
青松迷古道,系棹竹林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至深山二首》是清代诗人张珊英所作的一首古诗。张珊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深山林的美丽图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梦至深山二首·其一:一片烟霞里,群峰映碧天。轻舟过层壑,飞鸟度前川。野草迎春发,山猿傍树眠。青松迷古道,系棹竹林边。
  • 梦至深山二首·其二:曙色催啼鸟,晨霞隐隐红。白云笼曲岸,翠柏倚遥峰。依约清池月,飘摇远寺钟。野花春满地,蜂舞绿阴中。
  1. 诗意解析
  • 群峰映碧天:描述了山间景色的壮观,群峰耸立,仿佛与蓝天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轻舟过层壑:以轻舟过峡谷的意象表现了山水间的流动与变幻,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 山猿傍树眠:描绘了山猿在树上安歇的场景,生动传达了森林中的宁静与和谐。
  • 白云笼曲岸:白云环绕着曲折的河岸,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清池月依约:月亮在水中的影子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静谧。
  • 远寺钟飘摇:远处寺庙的钟声回荡在空中,显得悠扬而深远。
  • 蜂舞绿阴中:蜜蜂在绿色的树荫中飞舞,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多样且富有层次感,每一个画面都如同精心布置的画作,令人赏心悦目。
  •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将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全诗结构井然有序,从日出到日落,时间的变化贯穿始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张珊英的《梦至深山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山川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