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瓶中桃花,追和先伯父原韵

一枝掩映窗纱,殷勤留得春风在。年时记得,点脂匀粉,而今未改。烂漫娇红,参差软绿,未禁憔悴。问天涯多少,絮翻丝罥,乱点向、斜阳外。
独立银屏无语。恐飘零、凄凉含泪。淡月飞来,疏帘乍卷,影摇风碎。又怕夜阑,子规啼处,惹它无寐。把琼钩押下,湘云深护,莫教轻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瓶中桃花追和先伯父原韵》是清代诗人张珊英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追和先伯父原韵:这首诗是一首应和先伯父原作的诗词,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特定的文化或家庭环境紧密相关。诗中的“先伯父元韵”很可能指其先祖或长辈的一首诗词。在古代文学中,这种追和传统往往体现了对先辈智慧的尊重和传承。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张珊英在《水龙吟·瓶中桃花》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几枝半敛”,“朱颜未改”,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暗含了岁月流转与青春不变的主题。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春风、桃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述,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情绪。这种深情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1. 语言特色
  • 辞藻华美:张珊英在《水龙吟·瓶中桃花》中大量使用优美的词汇,如“烂漫娇红”,“参差软绿”,这些形容词赋予了景物以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
  • 韵律和谐:诗的音律安排巧妙,押韵严谨,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对音律的精心打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色。

《水龙吟·瓶中桃花》是一首集自然描绘、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