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来江南,海潮伏不起。
降表签臣妾,湖山亦蒙耻。
伯厚且行避,子昂安足诋。
重儒莫如宋,独有文谢美。
烈烈柴市风,湛湛桥亭水。
无忝大丞相,岂愧小女子。
诚知一木微,终为三纲死。
幽情托朱弦,激昂作变徵。
德音不可闻,遗此双藤纸。
超然汪元量,抱琴水云里。
文山叠山二琴拓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山叠山二琴拓本》是清代诗人张之洞的诗歌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张之洞(1837-1909),字香涛,号壶公、无竞居士等,晚号抱冰,是清代直隶南皮人,以工诗善词闻名。他早年致力于文学创作,同治二年进士及第,历任司业、洗马等职,积极参与朝政,曾直言进谏,反对崇厚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在中法战争期间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设立广东水陆师学堂、广雅书院等,以图自强。
《文山叠山二琴拓本》作为张之洞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的“白雁来江南,海潮伏不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国家的沉沦。而“降表签臣妾,湖山亦蒙耻”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文山叠山二琴拓本》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诗中的“重儒莫如宋,独有文谢美”,不仅赞美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也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崇尚。而“烈烈柴市风,湛湛桥亭水”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
《文山叠山二琴拓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