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粤秀山登高

夜闻花塔风铃语,明日天当不风雨。晓来万里无纤云,倒挽澄江洗天宇。
峨峨南城公,有似古欧阳。山水之间得真乐,春秋佳日可以对客倾壶觞。
我时愊抑伏闾里,公来挈我翠微里。坐我越冈之侧、楚庭之巅,吹我以五仙观上之灵风,涤我以鲍姑井中之甘泉。
酌我以鹅黄鸭绿之美酒,示我以瑶绳金检之奇篇。
使我沈忧得释、烦疴得蠲,左把稚川袖,右拍安期肩。
飞觥脱帽,银海眩斗,觉南溟云气浮樽前。五羊城中十万户,下视漠漠苍苍然。
有人山下一矫首,望见酒龙诗虎皆神仙。不知今日海内名山百千亿,几人高会罗群贤。
朝台安在哉,歌舞亦消歇。王宏颇解事,长房莫饶舌。
茱萸之囊系臂求长生,何似菊花之酒长不竭。百壶欲尽醉兀兀,风马云车云飘忽。
山头客散山不孤,一片飞来汉时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粤秀山登高》是清代诗人张维屏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九日粤秀山登高》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亦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生于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道光十六年辞官归隐,隐居于“听松园”,闭门著述。
  2. 创作背景:嘉庆九年(1804年),张维屏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后因对官场黑暗心生厌倦,决定辞官归隐。在这一时期,他远离了喧嚣的世俗,选择在粤秀山进行登山并作诗,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3. 诗歌原文:张维屏的《九日粤秀山登高》原文如下:
    夜闻花塔风铃语,明日天当不风雨。
    晓来万里无纤云,倒挽澄江洗天宇。
    峨峨南城公,有似古欧阳。
  4. 作品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粤秀山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如花塔、风铃,以及清新的晨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南城的比喻,张维屏也展示了自己与古代文人欧阳修相似的志趣和追求。

张维屏的《九日粤秀山登高》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诗人独特的艺术手法,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