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闺情

人远雕栊闲屈戍,芙蓉影瘦三秋。春来懒整玉搔头。山桃开尽,何处滞兰舟。
紫燕不知侬落胆,飞飞触响帘钩。楝花风起入妆楼。嗔郎薄幸,珠串湿香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庭院深深闺情”是清代词人谭献的一首词,该作品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闺中思妇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作者介绍:谭献,字子纯,号南乡逸史,晚号复园居士,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词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深藏不露的愁绪。他的词作常常以婉约派的风格为主,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2. 诗词原文

庭深树色锁春阴,云窗雾阁悄无人。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怀空叹年华逝,幽恨难消夜夜心。

  1. 诗词解析
  • 庭院深幽:词句中的“庭院深”三字,不仅形容了庭院的深邃,还表达了一种被世界隔绝的感觉,暗示着思妇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春意阑珊:通过对“春归秣陵树”的描述,传达出春天虽已结束,但树木依旧繁茂的景象,暗喻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坚韧。
  • 思妇之苦:“感怀空叹年华逝,幽恨难消夜夜心”表达了思妇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远在他乡情人的深切思念。她的内心充满了哀愁和怨恨,这些情绪在她的夜晚里难以得到平息。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 语言精炼:谭献在创作这首词时,采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得整首作品既具有画面感又不失情感深度。
  • 主题深刻:此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通过这种个人情感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即个体如何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以及这种寻找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

《庭院深深 闺情》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